您所在的位置: 主页 > 新闻中心 > 医院动态 >

新闻中心

医院动态

​骨科卧床病人的“隐形杀手”——血栓,该如何预防?

作者:未知
字号: + - 14

  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很高!

     静脉血栓栓塞症(VTE)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(DVT)和肺血栓栓塞症(PTE ),是继缺血性心脏病和卒中之后位列第三的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,深静脉血栓所导致的致死性肺栓塞(PTE)死亡率非常高,因为一旦发生我们没有足够时间抢救,所以VTE的危害非常严重。
骨科卧床病人的“隐形杀手”——血栓,该如何预防?

   导致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高危因素有:高龄、手术、肥胖、骨折、长期卧床或者制动,心衰等。而骨科手术具备了以上所提到的多项高危因素。

     骨科手术影响维柯氏三角的所有三方面因素,因此骨科大手术患者是VTE极高危人群。在日常生活中,似乎大家对深静脉血栓不是很熟悉,也很少听说,但是在骨科病房里,VTE是个家常便饭,需要时时提防。据美国胸科医师协会指南,未经预防的情况下,关节置换术后VTE的发生率高达40-60%,即使经过了预防,其发生率仍旧高达7%-30%,当然,大部分VTE是隐形的,难以察觉,所以才更危险。
骨科卧床病人的“隐形杀手”——血栓,该如何预防?

  有很多国家,包括中国,都针对骨科手术后的深静脉血栓问题,出了指南。足见术后深静脉血栓问题的严重性,在各国的指南里都对深静脉血栓的预防进行了详细的指导。

      一、基本预防措施

 

     基本预防措施主要包括:手术操作轻柔、抬高患肢,早期功能锻炼,多饮水避免脱水,下肢的康复训练等。

    二、物理预防

     物理预防主要包括:穿弹力袜,气压泵装置,足底加压泵等,其中在院期间,多种物理预防措施可以并用,大部分患者没有条件购买单独的加压泵装置,所以出院后只能靠穿弹力袜进行预防。

     骨科患者术后或伤后长期卧床,活动范围小、肢体活动少,肢体容易水肿,血栓的发病率高。针对这一特点,骨科引进了空气肢体压力治疗仪,增加了康复治疗方法,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肢水肿,减少血栓的发生。

 

     空气肢体压力治疗仪主要通过对多腔气囊有顺序的反复充气,对肢体的远端到近端进行反复均匀有序的挤压,促进血液和淋巴的流动及改善循环的作用,加速血液回流,预防术后、长期卧床可引起的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、淋巴回流不畅引起的肢体水肿及中风病人的辅助康复治疗,空气肢体压力治疗仪还可用来治疗截肢后残端肿胀,静脉淤滞性溃疡,肢体瘫痪。
 现有的文献已经证实,关节置换术后凝血过程持续激活可达4周,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可持续3个月,所以很多指南都推荐,如无禁忌症,关节置换的患者,抗凝药、物预防性治疗时间可延长至35天。